
智能監控系統項目的整個實施內容,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安全防范意識越來越高,因此智能監控系統越來越普及,對于弱電工程公司而言,智能監控系統項目的整個實施需要嚴格把控。
智能監控系統項目的整個實施根據監控系統的特點分為三個部分: 前置攝像頭設備安裝部分,供電和輸電線路敷設的檢查部分,中間監控室設備的安裝等,過程的每一步都有自己的特別關注。下面分別對每項內容進行說明:
智能監控系統項目
1)前置攝像頭設備安裝過程說明考慮到本項目的實際情況,認為所有攝像機均采用普通支架和防護罩相結合的方式安裝。
安裝方法、具體方法和位置應根據現場屋頂情況確定,安裝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攝像機在安裝前需要一一通電進行測試,待攝像機正常工作后即可正式安裝;攝像機正式安裝前,應詳細檢查安裝現場,確保監控區域和攝像機覆蓋范圍。
覆蓋范圍等,滿足監控要求后才能安裝;攝像機安裝高度應大于2.5M;吊裝支架須穩固地固定在安裝位置;在選擇安裝位置時,盡量避開強干擾源,盡量避開振動源和潮濕氣體較多的地方。
游戲信號和控制電纜須直接從提升桿穿過刻痕室。所有電纜須來自設備刺穿底部;攝像頭線纜須留有至少1M的間隙,不得影響攝像頭的轉動。相機電源線和電纜須牢固,不得使用插頭來支撐電纜的重量。
2) 電源和輸電線路的測試和敷設部分線路的傳輸部分分為干管和支管兩部分,電纜通過干管敷設到干管。
然后通過特別的鍍鋅金屬絲管放置在攝像機的特定安裝位置。從線管的出口,用柔軟的蛇皮管保護好,放入延長連接口,蛇皮管相應固定。
用專門卡箍壓槽連接主通道至支路專門金屬穿線管,金屬線管兩端須小心處理子毛刺,以免在穿線時損壞電纜。
另外,在鋪設管道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管道須隱藏在天花板內,兩個固定點之間的距離不得超過1.5 m。
在立柱上設置固定點:管道連接處、接線盒0.2M處、管道拐角處;鋪設管溝時,盡量避開高壓線或大電流電纜,避開高溫、高溫等惡劣環境。
化學腐蝕的來源、區域和輸氣管道等;由于本工程管道是隱蔽的,當管道長度超過45M時,沒有扭結,每超過30M就有一個扭結。
當每20M有2個彎頭,每12M有3個彎頭時,施工時應在方便接線的地方安裝接線盒;為保證質量,敷設電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電源電纜和信號電纜分開敷設;敷設電纜時,應盡量避開高壓線或大電流電纜,并盡量避開高溫、發熱等惡劣環境。
化學腐蝕的來源、區域和輸氣管道等;穿管或開槽,穿前管子上不得有鐵屑或毛刺,切口須平整。吹嘴須剃光;電纜穿管時,應在管口涂上油脂或滑石粉,進入管口的電纜應保持垂直。
電纜應無接縫、無扭結,使用后應進行防潮、防腐處理;電纜兩端應進行標記和編號,以方便接線和日后維護;電纜敷設完畢后,應用500V兆歐表測量各回路電纜的絕緣電阻。
3) 監控中心設備安裝監控室主要安裝來自監控中心的各種設備,所有的控制和顯示設備應安裝在在控制臺上。
監控中心控制臺應垂直放置,桌面應水平。
安裝須牢固,內部接線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變形、下垂??刂婆_和電視墻上應有足夠的插座供安裝在其上的設備使用;控制臺和電視墻應配備足夠數量的通風散熱裝置。
控制中心機架的安裝須符合設計要求,須垂直穩定,垂直偏差不得超過1%;幾個貨架并排布置,面板應在同一平面內并與基準線平行,前后偏差不應大于3mm,兩層貨架之間的間距不應大于3mm。
監控中心的走線須滿足以下要求:系統采用地面通道和墻體通道相結合的方式。鋪設電視時,所有電纜須從框架底部、控制臺和電視墻壁走線。位置須滿足電纜彎曲半徑要求。
線纜離開框架、控制臺和電視墻時,應在距彎曲點10mm處捆扎,每150mm綁扎一次;所有設備的安裝,其外部操作、控制和可調節部件,應暴露在易于操作的地方,有些地方應加以保護。